logo

trugen jacn

影响维吾尔族人口素质的教育经济因素分析

fe2ebe20-16c6-49c5-9dde-26bc76b8b154

文章来源:民族教育研究      1995年第3期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素质问题,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密切关注,学术界对人口素质的研究不断加强。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作为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被决策机构提出来,并列入基本国策内涵之中。我国分别于1982 年和1990 年,间隔8 年,
进行了两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范围广,统计的内容全,获得了包括少数民族人口状况的丰富资料。维吾尔族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
少数民族之一,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维吾尔族人口达720 多万人,集中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一状况为我们研究维吾尔族人口
素质提供了有利条件。 人口素质一般是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
思想观念、个性修养等的整体素质;身体素质主要用一岁以下(或零岁)婴儿死亡率、出生时平均期望寿命等指标来衡量;人口的文化素质主要用自
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文化水平结构与专业知识结构等指标来表示。 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维吾尔族巧岁及15 岁以上的人口中有文
盲、半文盲116. 06 万人,占同龄人口的26. 6%。这意味着每3. 76 个成年人中就有1 人是文盲。维吾尔族总人口中受过和正在接受小学、初
中、高中、大学教育的分别占70. 69 % , 19. 46%、8. 40%、1.46%显然,维吾尔族人口素质在提高,但与全国的差距在拉大。看表(1)

表(1)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全国人口文化程度对比(0%)

QQ图片20141218032041

(据第三次、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

    维吾尔族人口的低文化实际上比统计数字所显示的严重。
首先,虽然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是目前所获得的最准确的统计数字,但在我国如此众多的人口中进行文化水平普查,不可能按照国家规定的
脱盲标准对被调查对象的识字水平进行严格考核,而只能采取被调查者自己申报文化程度的办法进行登记,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误差。笔者
1993 年7 月到9 月、1993 年11 月到1994 年3 月在新疆对南疆4 个县19 个维吾尔族聚居的扫盲工作先进村,采取客观检测的方法进行了一次
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达到脱盲标准的男性成人仅有21. 37 %,女性成人仅有22. 5。虽然由此推断维吾尔族实际的文盲率未必是合适的,
但这项调查充分说明维吾尔族实际文盲人口总数要比人口普查得出的数字高得多。
其次,如果现代扫盲除识字扫盲外,把功能性文盲,即扫除科盲、法盲、职业技术盲等包括在内,维吾尔族的文盲问题远比现在统计数字
所显示的要严重。
再次,由于各种原因,从1965 年1 月开始,维吾尔族改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族新文字。1984 年又恢复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
的老维吾尔文字(现在使用的文字)。但在这20 年中受教育的人当中没有很好地开展普及老维吾尔文的工作,结果当时受小学、初中、高中教育
的维吾尔族部分农村群体成为新的文盲。笔者从1993 年7 月到9 月在阿图什市肖若克、亚克瓦克、阿孜汗等3 个村进行的调查表明,这一部
分人中33%的人不会老维吾尔文,也就是说他们长期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或能力成了新的文盲。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没有考虑这一特殊情况。

    在身体素质方面,维吾尔族人口死亡率高,预期寿命低。零岁平均期望寿命63.3岁,比汉族的 70.4 岁、全国的70.18岁分别低 7.1岁、6.88岁。维吾尔族人口死亡率高,其中又集中在0岁、1-4岁、15-49岁,分别为 75.76% , 33.98% . 102.1% ,与全国 (24.36% , 8.92%, 67.79% )相比较分别高出3.11倍、3.8倍、1. 5倍。如果考虑有疾病等不可比因素,维吾尔族与全国人口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还会更大。对维吾尔族身体素质进什考察不难发现:新一代维吾尔族年轻人身高和体质方面都不如他们的父辈。这势必对下一代人的身体素质产生越来越坏的影响。

维吾尔族人口的低素质状况在很大程度卜延缓甚至阻碍了维吾尔族现代化的进程。要提高人口素质首要任务是弄清人口素质低的原因。影响人口素质的因素很多,但教育和经济对维吾尔族人口素质的影响最突出、最深刻。

一、民族教育与人口素质

“人积累资本,开发资源,组成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组织,推动民族的发展。显然,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增进本国人民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本国经济中加以有效的利用,那么它就不可能在其他方面有任何进展。”①提高人口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世界历史再三表明,哪个民族重视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重视教育在民族发展繁荣中的地位和作用,哪个民族的前途就有希望,否则,就必然落后。维吾尔族教育本来就落后,人民的知识占有与利用水平较低,缺乏重视教育的传统。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文化教育媒介很不发达,国家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规模小,儿童就学机会有限,教学质量差,师生双不合格现象严重,升学率低。因为大批落榜生在传统产业中不能充分发挥所学之长,一些家长或孩子中止了对前途无益的学业。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我国政府公开制订的社会目标—对于那些仍旧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维吾尔族农民家庭的儿童来讲,可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维吾尔族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老问题是,有相当大比重的学生尚未完成学业就中途辍学、流失,近年来由于物价上涨和上学费用增加而更加严重,结果旧文盲不但没有消失,新文盲却在不断地增多。在维吾尔族聚居的乡村,儿童今天成为文盲的可能性跟十年前一样地大,加之民族差异形成的语言障碍,维吾尔族人口素质难以提高。从1993年9月到11月近两个月的时间,喀什市就有213名刚升入初一的学生因家庭不能承担年近1000元的学费而退学。①墨玉县仍有16800名学生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的困境,占在校生的30%疏勒县仅1994年开学初始就有582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这还不包括濒临失学的儿童。③此外,新疆教育结构不合理。民族社会人口的居住是形成民族教育空间格局的基础。维吾尔族集中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孜勒苏、巴音郭楞州等南疆地州最为集中。聚居在这里的维吾尔族约占维吾尔族总人口的4/5,南疆总人口的4/5。从维吾尔族人口的城乡分布看,维吾尔族总人口的85. 24%生活在农村。由于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快于城镇,生活在农村的儿童比重高于85. 24 %。然而,民族教育分布状况则与人口的这种状况相反,农村的教育设施、师资质量、办学规模、管理水平不如城镇。初等教育对于那些注定要在农村生活一辈子的绝大多数维吾尔族儿童几乎没有给予任何能够在新疆农村环境中发挥有效作用的、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观念。初等教育对提高民族人口素质、促进民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从汉族地区照搬过来的,在内容和结构上毫无差别的教育体制,对于与汉族有着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和不同发展要求的维吾尔族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值得怀疑。新疆的高等院校集中在北疆,南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喀什师范学院一所高等院校。南疆的大部分县(市)与这些高等院校所在地相距甚远,均在1000-2000公里之间,不能及时受到其辐射作用。假设,在乌鲁木齐上学的学生一年回一次家,和田学生按现行学生半价票算,光是双程交通费用就支出160元,加上6天的住宿费和往返7天的生活费,最低分别约50元、60元,总共需支出270元。喀什学生往返5天最低需支出200元。但由于新疆的各客运站普遍施行了承包制,早已不卖学生半价票,所以实际支出会更多。这对尚有10环的贫困户、绝对贫困化仍然在持续的南疆维吾尔族地区培养人才来说,无疑又是需要克服的一大障碍。

    现行的教育学制结构和专业结构极不合理,主要表现是:在时间结构上基本上是全日制学习,半工半读制、业余制以及时间不等的短训制等形式较少或没有。同时,笔者认为照搬汉族地区的12年制(小学六年、中学六年)的办学模式,不论从民族还是人力资源投资方面来看都不适合维吾尔族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学校类别方面,师范、农业、政治院校多,而理工、林、财、外贸、外语、体育院校少或没有。广播、电视、函授、刊授等形式的教育数量少、发展慢;专业设置方面,语言文学、政治、数学、物理等专业多,而应用专业少。由于缺乏对变化中的社会需要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必要了解,由于缺乏对陈旧、过时的教育体制的改革,致使僵化状态顽固地保存下来并任其发展,从而造就了一大批合格但不适用的专门人才。大量事实表明这种教育体制脱离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由于教育落后,人口文化素质迟迟得不到明显的提高,影响了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另外,由于教育落后,一些传统观念对民族人口行为有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早婚早育。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维吾尔族妇女18岁以前结婚生育可以算作是早婚早育。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100%和1%抽样资料计算,维吾尔族15-19岁组妇女生育率和平均增生子女数分别为75. 4%和0. 1070个;其中15-17岁、18-19岁,分别为0. 0577个、0. 5099个,即15一19岁妇女100人中就约有5人左右生育子女。15-19岁年龄组妇女的身体发育还未成熟,还未完全具备担负养家糊口的能力。因而,过早生育对于产妇和婴儿的健康与发育以及提高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都不利。

    二是维吾尔族人口增长快、死亡率高。人日的膨胀性生育及高死亡率泯灭人们的事业心,只追求传宗接代,不关心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

    三是多生超生。按政策规定,维吾尔族城镇妇女只能生两胎,农村妇女生三胎。据1990年人口普查100%资料,15-19岁维吾尔族妇女生1胎者88.700, 2胎占14.000, 3胎占1.6%, 4胎占0.4%. 5胎以上占0.3%写。多生超生不仅增加家庭负担,势必造成人均教育费用下降,其结果就是教育普及率低、文盲多。笔者从不同村庄不同家庭的访谈中发现,家庭多生超生成为影响女童入学最直接原因的占很大比重,女孩子往往因承担家务和照顾幼小的弟妹而失学。

    四是在维吾尔族中,有近亲结婚和村内联姻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旧习俗,这对下一代的人口素质不利。近亲结婚对下一代人口素质的不利影响专家论述的很多,在此不用多谈。村内联姻是指同村适龄男女成亲的婚姻。我国《婚姻法》对直系血亲、三代旁系血亲以外的所谓村内联姻并没有限制。所以,村内联姻是合法的。据笔者对阿图什市阿扎克乡、松塔克乡、上阿图什乡的11个村的抽样调查,村内联姻的占8100,其中上阿图什乡为89%左右。维吾尔族聚居的大部分乡村是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代人繁殖逐渐形成的自然村落,一般人口规模很小,民族结构单一,_七溯几代、十几代村民们皆出于一宗。在同宗染色体遗传基因中,有的是致病基因,血缘关系越近,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就越多,因而后代发生遗传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村内联姻虽非近亲结婚,但相对村际联姻来说,其后代在素质上差一些,不利于优生。村内联婚也不利于村际之间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致使农村更加封闭,越封闭越不重视教育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低素质的人口,不重视教育,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高,对高质量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排斥性。二、民族经济、教育和人口素质:一些问题(一)产业结构模式落后,经济依附性强,遏制了民族教育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1949年以前,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极度落后,以手工作坊为主体的工业,植根于自给自足的绿洲农业体系中,缺乏自我繁衍和扩大所必须的资本和技术积累。直到现在新疆经济的发展仍主要依赖于中央投资的直接嵌入。中央对新疆的“外控型”—“嵌入式”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以及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形式下产业结构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初级化特征,对应的产品结构则主要是包括农副产品、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矿产品等初级资源型产品结构。这种结构状况在材料低价、制成品高价的“扭曲价格体系”下,使新疆经济的发展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和极不公平的环境。积累资金的能力受到破坏,新疆民族教育所需的资金规模受到了限制。同时,国家在新疆兴建的一批批工业企业及新垦区、新城镇,总伴随着东部大量劳动人口的移入而几乎没能吸收维吾尔族等当地少数民族劳动人口。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潜能获得了大量释放,东部地区的农村出现了巨大变化,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入第二、第三产业,城乡之间的交往很频繁,这对提高人口素质作用甚大。而维吾尔族聚居的乡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大量劳动人口集中在低层次的劳动部门,即农业尤其种植业,发展乡镇企业十分艰难,维吾尔族的农业劳动人口难以形成向其他产业转移的条件,看表(2)。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方式对先进的农业技术具有明显的排斥性,传统的手工劳动方式,甚至原始的方式,仍旧是维吾尔族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这种劳动方式对劳动者只有身体素质的要求而无太多文化素质的要求。劳动收入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所付出的体力的多少,受教育较多者往往反因在体力上或生产实践上弱于受教育较少者或未受教育者,而只能取得较少的报酬。教育对于自我经济地位的提高作用不大。以上这些对维吾尔族社会文化生活、价值观念、人际关系都带来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教育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表二维吾尔族与全国人口在业率和产业职业构成对比①

22

    (二)生活贫困、地区财政自给率低,使维吾尔族教育失去可靠的物质保障;信息闭塞,教育社会环境差。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但贫穷与落后并未随着维吾尔族政治上的翻身而消失,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也未能消除。相当部分维吾尔族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间题。南疆现有国家及自治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市)21个,贫困户占农村人口的10%,一些脱贫人口也是低标准且容易返贫。生产生活条件仍然很差,还有很多人口喝涝坝水、冰块水,用水不卫生引起的疾病较为普遍。依据有关资料可计算新疆瘟疫流行强度为0. 43次/年,即隔2,3年爆发一次较大规模的瘟疫。联合国卫生组织曾经规定,以每5年流行一次的瘟疫可确认该国该地区的卫生条件极度恶化,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之下。维吾尔族聚居区更是缺医少药,南疆四地州(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孜勒苏州)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 09人,比全区平均水平低42. 6 % o⑧而地方财政收入早已无法养活日益庞大的行政机构,更无法拿出更多的经费来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居民生活环境和青少年本身的健康状况对完成学业以及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另外,南疆铁路仅通至库尔勒,运输基本依赖公路。而公路密度小、标准低、质量差,邮电通讯设施又严重缺乏,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等一切宣传媒介很难进入僻壤。据笔者组织的调查队在南疆阿克苏、克孜勒苏州、喀什等三地州的八个县(市)21个村的调查,乡邮递员一般是3-5天来一次,最长的相隔15天,县(市)看到新疆日报一般2-3天,中央电视台、新疆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甚至地区、县(市)一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在维吾尔语频道晚一天才能播出。新疆日报一般在出报5-10天后最长的半个月后村里才能看到。许多乡村甚至没有电,没有电视和有线广播。维吾尔族地区城市化水平低且缓慢,南疆105. 82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仅有5个县级市,至今尚未形成有足够影响力的科技、消费、道德、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示范中心。同时,南疆地区与乌鲁木齐市等大中城市相距甚远,不能及时受到城市文明的熏陶、渗透,使维吾尔族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变成与现代社会运行完全分离的贫困文化经济体系。人们缺乏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超越意识,对教育缺乏迫切感,轻视教育在民族发展繁荣中的作用。因此,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是提高维吾尔族人口素质的重要前提。

    (三)社会收入分配不公,抑制了人们对提高自身及其子女素质的内在动力。由于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弊端以及南疆传统的产职业构成对劳动者文化质素要求不高,素质高者不能明显发挥作用,难以获得职务、尊严和体面的个人生活报酬,脑体倒挂现象十分严重。另外,南疆各地区财政人不敷出,连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拖欠十分严重。据笔者在克孜勒苏州、喀什地区的调查,除公安、银行、工商、税务等极少数部门外,其他部门拖欠工资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的现象相当普遍,使很多人被迫甚至被鼓励另谋收入或自寻出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家庭智力投资的积极性下降,有的干脆停止对子女的智力投资。

    经济学家指出: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是物质资本或物质资源,而是人力资本或人力资源,即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劳动力的质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贫穷落后,究其根本就在于教育落后。维吾尔族是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是主体民族,但由于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被拒于新疆工业化、现代化的大门之外。如前所述,维吾尔族地区财政不能收支相抵,靠扶贫救济过日子。维吾尔族不能总依赖国家,靠拐棍子走路,一个长期依赖吃救济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维吾尔族成员应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要通过振奋民族精神,变依赖性为自主性、开拓性,把国家给予的外部力量与自己的内部力量结合起来,以发展教育事业。

三、关于发展维吾尔族教育的几点想法

    第一,把维吾尔族教育真正摆在战略位置上来。1990年,维吾尔族人口占新疆总人口的47.6%。到2000年新疆人口将达1844. 2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206. 57万人,占65. 42 %; 2050年新疆人口将达3200. 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618. 84万人,占81. 82 %①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从长远来看,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靠以维吾尔族为主的新疆各族人民,当务之急,是必须大力发展维吾尔族社会经济文化,要达到此目的,必须优先发展维吾尔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这正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能否充分实现的基本条件之一。

    第二,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为维吾尔族教育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落后的社会经济是很难提高人口素质的,必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正确处理好自治区域经济发展与自治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由于我们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解放初还与汉族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维吾尔族的生活质量(PQH50. 9 )现在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PQH62. 7),而且在超过百万人口民族中处于倒数第六名,甚至低于游牧半游牧的哈萨克族(PQH55.  2)当然近期内国家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财力和物力来发展维音尔族人口占4/5的南疆地区。但国家已投入巨资在南疆进行塔里木石油的勘探开发。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十年规划纲要,2000年,新疆石油产量为3000万吨,其中塔里木油田1500万吨。地方企业要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的乡镇企业,围绕石油企业做好前位产业配套、同位产业服务、后位产业延伸工作。从产业结构的深层关系上提高中央企业同地方企业的关联度。石油部门要有意识地将这些协调配套的产业部门或产品的生产及部分服务功能交给地方,以石油为主体的中央企业的利润也应按一定比例向地方回流,以利于地方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为民族教育、经济发展积累资金。同时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以石油为主体的中央企业,要优先吸纳更多的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就业水平.这些劳动者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受到课堂上受不到的教育。这是能全面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的好途径。南疆有一些维吾尔族聚居区,是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特困地区.应施行移民开发,向焉普盆地、塔里木油田和北疆的可开垦地或农业劳力不足的团场移民。异地开发可缓解贫困地区超载人口,又能加快移居地的开发。

    第三、从当前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维吾尔族人口素质及教育结构状况的实际出发,应在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的同时,重点发展中学教育,尤其要发展具有适应区域经济特点的职业高中,在普通中学中开办技能教育,使培养人才和人才需求在口径上一致起来。维吾尔族大学生学语言文学、数学等专业的多,学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工科、石油勘探开发、旅游、外语、经济类等专业的少,层次低且不平衡。为此应调整学校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要把培养人才和需求人才在层次上协调起来,按照客观需求的层次培养和使用人才。要为培养出来的人才提供应有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人才留得住、用得上。

    办学方式应多种多样,可以考虑从内地引进(内地有些院校招生难,学校潜力不能充分发挥)或合作办学。如:在喀什或库尔勒或者阿克苏设
中央民族大学分校或者某某大学分校等。甚至从国外引进或合作办学 (如:从中亚引进既有可能,也能保证质量,经济上也合算,40-50 年代新疆
有这一先例,非常成功)。积极稳妥地调整各级各类学校的布局、结构和规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要认真研究部分普通高等院
校合并办学或联合办学的方案,采取果断措施改变新疆大专院校集中分布在北疆而南疆仅有一所大学的状况,重点办好喀什师范学院、喀什卫
生学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南疆大学、南疆医学院①。

    要加强预科教育和汉语教育。 由于语言障碍, 维吾尔族学生只能在新疆区内院校和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学院上学, 也只能阅读种类少、
范围窄、质量不高的维吾尔文资料。而预科教育为维吾尔族创造了到内地上学的条件。目前我国己有 14 所民族学院,由于体制的和民族分布
的原因,维吾尔族只能在其中的两所上学,且一般情况下,只能上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而某些少数民族的情况与此相反。如回族在 14 个民
族学院都可以上,蒙古族可上其中的 7 个,藏族可以上其中的 6 个。因此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同时要加强预科教育和汉语教学,为
维吾尔族学生在内地更多学校就学提供条件和机会。

    第四、作为一个民族应有一定的人口规模。维吾尔族作为自治民族在其自治区域内应保持一定的人口比例,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无节制的
生育,对民族教育、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都不利。为此,严格执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防止人日盲目增长,坚持提倡晚婚晚育、少生、
优生、优教,杜绝近亲结婚,大力宣传村内联姻的危害性,以防止不良遗传和先天性疾病的蔓延和传播,改善饮水和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文中未加注明的统计数字均来自 1990 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注释:
1,《第三供界的经济发展》(上)M.P.托达罗第 444 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第 1 版
2,《要加倍重视基础教育》《新疆日报》维文版 1994. 2. 26
3,《生活导报》1994. 6. 29《上万名儿童临辍学,墨玉县企盼社会各界献爱心》
4,《生活导报》1994. 7. 13《来自疏勒县的渴望》
5,参见伊力哈木·土赫提,《维吾尔族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 年第 1 期
6,《柴达木开发研究》1993.《中国少数民族在业人口分布地域性研究》原华荣7,根据《新疆统计年鉴》 (1990 年)有关数字计算
8,原新《新疆人口预测与控制》载于《改革与发展》1994 第 10 期
9,参见拙作:<<维吾尔族社会经济研究>>载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1. 作者伊力哈木.土赫提,原名:伊力哈木.托合提,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章由作者亲自提供,原载<<民族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由维吾尔在线编辑发表,转载请注
明出处。

Share
1874 views
#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