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Minute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王锡强 通讯员史雪红报道)伊犁河谷2014年遭受了自1991年以来影响面、受灾程度、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旱灾。6月30日,新疆都市报记者从伊犁州农业局获悉,干旱灾害已致192万亩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预计经济损失7亿元,其中小麦、玉米、油菜出现大面积减产,预计减产40%以上。
来自伊犁州气象局的天气数据显示,今年伊犁河谷地区气温比历年同期偏高,其中5月气温同比偏高1.8℃,6月1日到25日的气温同比偏高0.7℃。5月到6月25日,伊犁河谷地区降水量仅为38.1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49.2毫米,偏少56%,也就是说,伊犁河谷地区各地同期的降雨量只有往年同期的三到五成,成为19年以来降水最少的一次。今年也是1980年以来同期相比降水最少的年份。根据气象监测来看,6月下旬的旱情比6月中旬有所加重。
据伊犁州农业局副局长周武臣介绍,干旱已造成州直192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占春播总面积的29%。其中小麦、玉米、油菜出现大面积减产,预计亩均减产40%以上。受灾最严重的伊犁河谷地区的昭苏县、新源县、尼勒克县,其中昭苏县“已有大面积农作物绝收的情况出现”。旱灾还引发了虫害,在察布查尔县、特克斯县、昭苏县的草场农田中出现了大量蝗虫,平均密度为每平方米30只蝗虫,最高密度达每平方米500只蝗虫。多地还出现了鼠害,其中昭苏25万亩草场遭受鼠害,16万亩草场灾情严重。
周武臣表示,旱情发生后,伊犁州农业局立即采取抗灾减灾措施,启动农业“灾前、灾中、灾后”一级灾害应急响应预案,努力解决“灾前预测、灾后损失弥补、次生灾害处理”等有关问题,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针对受灾地块农作物田间管理工作,周武臣表示将采取引渠、抽水、运水,少施尿素,增施磷钾肥,追施叶面肥和抗旱剂、抗蒸腾剂等措施,通过肥水调控,增强植株抗旱能力;大力推广抗逆性、抗病性、抗旱性强的高产优良品种,坚持农技、农艺结合,推广中耕、免耕等高效栽培技术,保持土壤水份,促进作物生长。进一步加强蝗虫、鼠害、玉米螟、红蜘蛛等虫害综合防治,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把虫害控制在发生初期,防止虫害蔓延和集中爆发。
http://www.ts.cn/homepage/content/2014-07/01/content_99662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