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rugen jacn

大家谈中国:巴黎枪击事件对中国的启示

hqdefault

美国霜堡大学历史系教授 马海云

法国巴黎的讽刺画报《查理周刊》的七名法国编辑因为持续刻意刊载侮辱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而遭受了几个穆斯林复仇者的枪杀,一同遇害的还包括一个名叫艾哈迈德的警察以及几个犹太人在内的几个法籍外来族裔。

此后法国(还有其他老牌欧洲国家)不但没有对长期侮辱世界穆斯林的信仰而进行制度和文化反省,反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动员民众在周末举行规模宏大的抗议游行:据说有超过百万法国人参加了所谓支持查理、捍卫自由的游行,而且老欧洲主要政治代表和前法国殖民地代表和靠近法国的中下流小国元首也也出来站队。

纵观世界范围内的辱教案,非宗教国家基本上会做淡化冷处理,一般会迅速处理当事人和一视同仁地安慰受害人,从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不会像法国这样以国家仪式的形态提升受害方(原先的侮辱者和加害者)所代表的政治文化体系来强化对施暴者(原先的受辱者和受害者)之间的仇恨: 一方面以自由的名义支持查理及其所代表的所谓法国价值体系及其附带的法国犹太政治(“我是查理”,“我是犹太人”),而另一方面却公然忽略为保卫前者而献身的穆斯林警察艾哈迈德。熟知法国和法国所代表的老欧洲的人来说,以法国所谓的价值体和对犹太/穆斯林受害者的区别对待再次证明了法国政治和文化对穆斯林根深蒂固的歧视和犹太游说集团的强大:为保护民主、自由和民众安全的穆斯林艾哈迈德在哪里?

但霸权美国、新型大国中国和军事强权俄罗斯只有驻法大使参加,反映了对此事件的理解高度:不同于老欧洲和周边亚非仰仗或畏惧法国的小国的首脑的倾巢出动,美国只派驻法大使出席了这一表演仪式,中国大使亦“应邀出席”,俄罗斯也只是派出外交部长而已。换句话说,这些大国很清楚法国借此事件重塑老欧洲法国的仪式本质及其国内复杂的党派政治,而不愿加入“巴黎是反恐中心”的站队行列。

在老欧洲,法国的表演更像是在美国从欧洲事务(尤其是防务)的抽离和俄罗斯对老欧洲周边的军事行动背景下法国的重新动员: 利用此次事件宣扬法兰西文化价值的自由(这在多元族裔的法国简直是反革命行为)、和以色列公开站队(“没有犹太人的法国不是法国”)等等;在国际层面上,通过老欧洲街头漫步和周边小国亦步亦趋,既可以抓紧前殖民地中东事务如“巴以”冲突,又凸显老牌帝国在地中海沿岸的存在感。尤其在以“反独裁”和“反恐”的名义下,在利比亚和马里穆斯林国家的军事入侵并没有达到重建法兰西辉煌的背景之下,查理事件迅速给了法国一个进行文化动员、道德围堵中东穆斯林国家的机遇。

甚至不排除在上述种种困境之下,法国和以色列赤裸裸结盟的可能性。“我是查理”,“我是犹太人”以及缺席的“我是艾哈迈德”的选择性仪式简约地构建了一个可能的新的法国地缘政治的蓝图。

巴黎的查理事件及其法国的仪式表演对多元民族和文化的大国甚至世界体系启示众多。主要有二:一是以法国为代表的老欧洲价值体系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过时和失败。如前所述,所谓法国人的自由(包括对世界性宗教的公然侮辱)已经成为构建和谐、和平、民主世界体系(尤其是文化体系)的障碍。以美国移民国家的多元文化经验和中国的多元一体民族格局可以看出,老欧洲在世界一体化加剧、新型大国(如中国)或文化(伊斯兰)日益崛起之际的焦虑症日益严重,其所代表的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际成长起来的单一民族、单一文化、单一国家、文化、宗教模式成为世界冲突的新源泉。

老欧洲在维持经济成长、引入外劳、扩大政治影响和宽容的多元文化和民族共存等方面需要好好向世界强权如中国和美国学习。尽管美国遭受了9/11攻击,但那主要是美国在中东无原则偏袒以色列的政策所致,和其国内的宗教文化政策无关。

反之,美国的国内宽容和尊重的文化政策和战略使得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在全面发展。仅举一例就可以看出美国的多元文化政策对穆斯林世界的重视:白宫每年的开斋节正成为穆斯林世界的政治代表、商界精英和知识份子和华盛顿的直接交流、表达宽容、共促友情的平台。

新疆
新疆地方政府通过禁止在乌鲁木齐佩戴穆斯林宗教服饰的类似法国的法规

中国的多元一体民族文化格局论,尽管遭遇着地方层面上的直接挑战。如新疆地方官员还在继续变本加厉地实行赤裸裸的反维吾尔穆斯林的宗教文化的土政策和黑政策。

就在巴黎查理事件前后,新疆地方政府居然通过禁止在乌鲁木齐佩戴穆斯林宗教服饰的类似法国的法规,再辅之以大肆炫耀抓获土耳其贩卖护照者以及击毙维吾尔偷越国境者等不约而同的 “功绩”,表明新疆地方政府试图积极迎合法国的反伊斯兰政策,而不是为了配合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而创造宽松宽容的文化环境,其法国式的“反恐”政治动机值得持续关注。但在国家层面上,中国已经制定了基本的法律来保障各个民族的文化平等权利。

辱教案在中国也频发,而中国政府基本上迅速、及时地处置责任人,而不是利用此类事件、举行仪式来凸显大汉族主义。从这点看,老欧洲法国从美国和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平等民族政策中需要学习的太多,这也注从当代新型国家关系看,中国和美国应该适时提出更高的国际文化关系准则,其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世界文化和民族一律平等,禁止任何国家和民族以任何借口攻击任何他人文化和宗教,尤其是衰落的老欧洲的文化反扑。

第二.从大国和小国关系看,“查理周刊”事件其实再次宣告了法国沦为二等强国的不二事实和中东小国试图绑架外部大国的政治复杂性。无论一个大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如何强势,要想成为世界大国,和伊斯兰世界处理好宗教和文化事件直接影响着大国的崛起和沉沦。

老欧洲从19世纪开始主导中东以来靠的是分化瓦解战略,其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对沙特等“瓦哈比”宗教教派势力的支持来肢解奥斯曼土耳其以及分化伊斯兰世界。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其全球利益优先延伸到油气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重要的中东实属正常。但必须小心为阿拉伯君主独裁政治背书,不应对任何教派进行亲疏远近的宗教式划分,以避免被这些独裁势力拖入永无止息的冲突之中。

尤其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关涉国家基本上是穆斯林国家,所以更需避免老欧洲最终自食后果的“分而治之”和“界定教派”的后殖民策略。另外,中东小国绑架超级大国的教训更值得注意。

前面已经提到,美国在中东的政策很大程度上是被犹太游说集团所绑架,从而充当了剪除以色列法老在该地区竞争对手的黑奴,最终招致了极端份子的9/11攻击。法国的犹太势力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力量,不难想象法国周末举行的游行仪式中的犹太科技和资金动员因素。而中国最为新近崛起的超级大国,犹太游说集团已经全面布局中国。

就中国的重要性而言,犹太势力在中国的游说力量绝不会弱于法国,必须避免以色列把中东地区的复杂的政治和文化斗争以及为了达到其战略目标而对中国进行的文化渗透和政策绑架,进而影响中国的外交政策来为以色列战略利益服务。

巴黎事件其实也提供了中国一个机遇来审查有关中东研究和政策的独立性问题(最近犹太游说集团对中国学术界和外交界的渗透也引起了该领域学者的关注,可参见“游说团体折射出的中以关系”一文)。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omments_on_china/2015/02/150205_coc_charlie_message_for_china

Share
1849 views
#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