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rugen jacn

“一带一路” 沿岸国家如何看待这个倡议?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领导人圆桌峰会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2017年5月15日)
中国5年前提出的可能成为现代史上最大发展项目的 “一带一路” 倡议既获得了不少国家的支持和参与,也遭到一些国家的抵制与批评。而“一带一路” 沿岸国家又如何看待这个倡议呢?设在北京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国际金融论坛” 与英国的 “中央银行业” 出版物在“一带一路”倡议出台5周年之际首次对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进行了调查,给这个问题做出了答复。

中国对“一带一路”的描述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5年前在提出 “一带一路” 倡议时表示,要将 “一带一路” 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

4月18日在布鲁金斯学会与非政府国际组织“国际金融论坛”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主办的有关中国的研讨会上,负责为“一带一路”倡议项目提供融资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行长郑之杰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现在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对这个倡议表示支持和参与。他说,在2017年,中国同 “一带一路” 沿岸国家的贸易总额超过了4万亿美元,在相关国家建设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了6百亿美元。

郑之杰:“一带一路”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体现

这位全球最大开发银行的掌门人表示,这个倡议是中国对解决人类发展问题做出的贡献。

他说:“这是新时代中国为破解人类发展难题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解决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一剂良方,也是构建人类共同体的一个崭新平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与中国合作的好机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主任李昌镛(Changyong Rhee)在这个研讨会上表示,亚洲地区需要很多基础设施建设,而“一带一路”倡议是该组织与中国进行合作的一个好机会,包括管控这个倡议所包含的一些风险。

他说:“对于我们来说,基础设施投资不仅是硬件方面的投资。建设硬件基础设施是重要的,软件也非常重要,像债务管理以及中期公共融资管理工具。在这些领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做出贡献,使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获得成功,对中国以及全世界带来好处。”

“一带一路”遭到美国与欧洲的质疑

但是,美国智库美国高级国防研究中心(C4ADS)4月17发表报告,对北京所称的这个旨在推动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提出质疑。报告认为,该项目实际上是为了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存在。

与此同时,欧盟28个国家中有27个国家的驻华大使联合撰写了一份报告,严辞抨击北京的“一带一路”倡议藐视国际透明度的规范,以促进中国的利益。

“一带一路”沿岸国家的看法

对于“一带一路”沿岸国家来说,“一带一路”又是什么样的一个倡议呢?

为此,2003年在北京成立的非营利和非政府国际组织“国际金融论坛”与英国的“中央银行业”出版物对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进行了一项调查。这其中包括58%的欧洲中央银行,25%的亚洲与大洋洲的中央银行以及15%的中东国家的中央银行。

“一带一路”被视为经济增长之路

“中央银行业”的总编杰夫里(Chris Jeffrey)在布鲁金斯学会公布了这份调查报告的一些主要的发现。

他说:“92%的受访者预计‘一带一路’在今后5年的时间里会提升他们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

根据这项调查,67%的人认为,“一带一路”项目给国内生产总值带来高达1.5%的增幅,25%的人认为增幅会介于1.5到5.5个百分点之间。

重要性超过了世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项目

将近一半接受调查的中央银行把“一带一路”描述为“一代人的时间里才会出现一次”的倡议;一半的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项目的重要性超过了本国国家开发银行项目,21%的人认为,它的重要性超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项目,14%的人认为,一带一路项目的重要性超过了地区开发银行的项目。

尽管中国表示对“一带一路”项目投入了几百亿美元,但是将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说,这个倡议还没有带来比预期更多的来自中国的投资。

这项调查的主要发现还包括:受访者对“一带一路”项目设立良好的道德标准与透明度表示了压倒性的支持;在他们看来,法律框架、融资以及政府部门是发展的最大障碍,而政策与政治风险则是“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两个最大障碍。他们预期“一带一路”倡议会与欧美和美国存在最大的摩擦,但对该项目与俄罗斯、日本和印度关系带来日益加大的紧张并不感到关切。

这个调查是在2018年1月与2月期间进行的。“中央银行业”的总编杰夫里说,调查结果已经发送给全球3万名官员和决策者作为参考。

https://www.voachinese.com/a/survey-says-economic-growth-belt-road-20180420/4358377.html

Share
5741 views
#

Write a comment